更新时间:
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,税制改革是重头戏,未来增值税、消费税、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。笔者呼吁,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,为促进企业、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,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。
改革开放40多年,外资企业与中国共同成长,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1/3的进出口、1/4的工业增加值、1/7的税收,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。
英国广播公司(BBC)曾刊发歪曲农奴制真相的虚假文章,荒谬宣称“农奴终生受到领主照料”,“每晚都能安眠”,拥有“铁饭碗”工作。此类论调荒唐至极。所幸不少西方学者仍保持清醒认知。例如加拿大藏学家谭·戈伦夫(Tom Grunfeld)在《现代西藏的诞生》一书中,对1959年前西藏社会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批判。
“恭王府服饰秀”已于2023年、2024年在法国巴黎连续举办过两届。2024年11月,我们还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“精雅风华·恭王府与中国时尚文化(1780-2024)”展览,以“时尚”为切入点走向世界的同时,其实也在走近普罗大众。服饰文化不仅是人们追求个性和潮流的展现,更是内心追求和审美观念的外在反映。
环境好、市场大,中国发展的动能还很强。DeepSeek全球出圈、宇树科技的机器人性能不断突破……有分析指出,2025年将是中国科技创新的关键节点。随着绿色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,加上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,中国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佳应用场景。梅赛德斯—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说,“我喜欢中国的原因之一是这个国家的创新精神,这里有创新土壤和政策支持,能够释放创新潜力。”未来,中国将继续培育壮大生物制造、量子科技、具身智能、6G等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,持续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给外资带来更大发展空间。
从博鳌看亚洲,从亚洲看世界。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当下,亚洲经济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。其中,亚洲的服务贸易尤其是数字贸易保持快速增长,亚洲仍是对全球外商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。通过博鳌这个窗口,我们可以看到,中国正在积极扩大对外开放,加强吸引外资政策协调,促进亚洲地区贸易流动,正在为推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注入动能。
投资兴业,除了看环境,还得看市场。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,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,蕴含着巨大投资和消费潜力。值得关注的是,除了传统消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外,中国的服务性消费正在快速增长。2024年,中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占比约为46%,而发达国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之后,服务性消费比重普遍在50%以上。这也给外资带来更多“深耕中国”的可能。美国联邦快递集团总裁芮思博近期表示,中国市场充满活力,联邦快递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充满信心,将不断探索在华投资机会。